发布时间:2025-11-07
2024年3月,北京朝阳区的杨先生骑电动车载老伴出门时,被一辆突然超车的三轮摩托车撞倒,导致多处骨折、更被诊断为十级伤残。然而,事故全责方保险公司竟以“单方鉴定不认可”为由,拒绝赔付伤残赔偿金等关键费用。七旬老人维权无门时,元甲律师团队出手,用一场滴水不漏的诉讼逆转困局!
伤情严重却遇理赔僵局,专业分析破冰
事故发生后,杨先生肋骨、锁骨、足部等多处粉碎性骨折,医疗费超3万元。尽管交警明确认定对方全责,但保险公司对杨先生单方委托鉴定的十级伤残结果拒不认可,并试图压低护理费、营养费标准,甚至否认电动车损失。
“伤残赔偿是事故赔偿的核心,绝不能让老人吃哑巴亏!”元甲律师接手后,迅速梳理证据链:一是紧扣医院出具的“需二次手术”的医疗建议,证明伤情长期影响;二是依据《民法典》及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,精准计算各项法定赔偿额度;三是针对保险公司“重新鉴定”的施压,稳扎稳打提交鉴定机构资质证明,最终法院完全采纳元甲律师的观点,全额支持184928元伤残赔偿金!

巧算“赔偿账”,多争取数万元关键权益
庭审中,保险公司声称“护理费每天只赔120元”,元甲律师当即反驳:“根据北京地区司法实践,150元/天才是合理标准!”同时,针对营养期、护理期天数,律师结合鉴定报告和病历,逐一举证延长计算周期,最终法院支持营养费5250元、护理费11250元,远超保险公司最初报价。最终帮助杨先生争取到除了保险意外的各项赔偿超过3万元。
客户含泪送锦旗:“没有元甲,我真扛不住!”
判决生效后,杨先生亲自来所送来锦旗:“他们连300元衣物损失都帮我争到了!元甲律师不光懂法,更懂老百姓的难处!”此案中,元甲团队凭借对交通纠纷赔偿规则的深刻理解,将诉讼请求逐一落地,帮当事人挽回总损失22万余元。

元甲提示:事故索赔不止“凭发票”
许多受害人因不熟悉法律,易被保险公司“套路”压低赔偿。元甲律所交通事故领域资深律师表示:“伤残鉴定时机、赔偿项目计算、证据链搭建缺一不可。专业律师能一眼看穿保险公司的常见拒赔话术,为当事人守住‘赔偿底线’。”
如果您或家人遇到事故索赔难题,欢迎咨询元甲律所!专业团队办案,让公平正义不再遥远!